关于元宵节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元宵节介绍希望有助于你更好的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元宵节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传统,大家也可以多多参与哦,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的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小伙伴!
【元宵节介绍】
元宵节”指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又称“小正月”、“元夕”、“上元节”、 “灯节”。
农历中正月是“元月”,即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夜”即为“宵”,正月十五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三元”节,分别是“上元节(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日)”。“三元”节,是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元”就是农历中每月“十五”的意思。
“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元宵节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至今仍是我国民间的优秀文化传统。
在我国历法中,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已成为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盛大的一个节日,亲人团聚,热闹非凡。紧接着,正月十五又到了“元宵节”,其欢乐接踵而来,可谓仅次于“正月初一”的春节,所以“元宵节”又被人们称为“小正月”。
元宵节这一天,主要有赏花灯、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放烟花、猜灯谜等;另外,有些地方民间元宵节,还有“舞狮子”、“游龙灯”、 “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等一系列传统的民俗表演,气氛活跃,十分热闹。加上现代科技在花灯中的应用,更是五光十色,光怪陆离,如梦如幻。为保护文化遗产,2008年6月,“元宵节”被列入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起源,是民间“开灯祈福”的习俗。开灯祈福:是指在正月十四夜里便开始点灯,叫作“试灯”;一直到正月十五日夜里才称为“正灯”。这种“开灯祈福”通常又称为“送灯盏”,就是“祭神祈福”。
东汉时期,佛教文化传入,进一步推动了“元宵节”的形成。汉明帝时期,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夜里,在寺院和宫中燃灯 “表佛”。正因为如此,正月十五夜里“燃灯”的习俗也被延续下来。南北朝时期,正月十五这一天“张灯结彩”已渐成一种风气。梁武帝更是笃信佛教,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他的宫中更是“大张灯火”。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大兴佛教,文武官员和老百姓也都在“正月十五”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也由此遍布民间。“元宵节张灯”的习俗也渐渐形成。
元宵节在早期形成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朝以后又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有了“三元”的说法,元宵节又称“上元”,唐末才被称为“元宵”。宋朝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又被称为“灯节”。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
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春节的起源和传说解析春节的起源和传说)
而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有两个说法。
其一,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其二,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据了解,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节的习俗
一、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节目。高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表演者把长木绑在腿上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最高的高跷达一丈多高,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欢声笑语,如履平地。
二、舞狮子
舞狮子,也是我国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每逢佳节或者集会的时候,人们都会以舞狮助兴。这个习俗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三、划旱船
划旱船,也叫跑旱船,就是在把竹木扎成的彩色船套在身上,在陆地上模仿船行的动作,再唱一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就是划旱船了。这个习俗,传说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
四、赏花灯
在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中和寺院“燃灯供佛”。从此以后,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就流传到民间。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无论是士族还是老百姓,都会挂灯,整个城市通宵灯火辉煌。
五、猜灯谜
猜灯谜,也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最早出现在宋朝,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测。所以叫“猜灯谜”。
六、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在古人的心目中,龙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对于风调雨顺、生产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舞龙的节日习俗。
七、迎紫姑
紫姑,传说是民间一个贫穷善良的姑娘。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紫姑因为穷困而死,因为老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于是在有些地方,就形成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八、送孩儿灯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叫送花灯。就是在元宵节前,娘家将花灯送给新嫁出去的女儿,或者亲友送灯给新婚未育的人家,希望早生孩子。因为“灯”与“丁”谐音,送灯就象征“添丁”的吉兆。
九、扭秧歌
扭秧歌,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地方不同,秧歌的风格也不太相同,分为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东北秧歌等等,其中东北秧歌流传最广,艺术水平也最高。
十、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烤百病、散百病、走桥等等,是一种消灾祈福的民间信仰性活动。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夜里,妇女们相约出游,结伴而行,沿着墙边走,逢桥必过,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免祸,祛除百病。
元宵节是一个非常盛大的民间节日,各地节日风俗还有很多。比如:流行全国的吃元宵、放烟火;福建浙江一带的“摇竹娘”;浙江台州一带的“间间亮”;贵州黄平一带的“偷菜节”;山西、陕西一带的“元宵塔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