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之书】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综合性的书,但是专门讲某一个领域的书不多。在政治上,有一套“三通”,是历来学习古代政治制度必不可少的参考。到底是哪三通呢?
“三通”指的是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和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通典》记载自上古至唐代宗时期历代典制的沿革,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对唐代的制度叙述尤为详荆
《通志》是南宋郑樵独自编撰的,从上古到隋唐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略、列传五部分。他在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本五略上有很大的创造,使他的书独树一帜。
《文献通考》为元代马端临撰,从上古至宋宁宗时期历代典制沿革,内容详细全面,有田赋、钱币、户口、选举、学校、宗庙、乐、兵、刑等二十四门。除承接《通典》外,并采取当时人的论议和其他文献等,内容比《通典》丰富,所记宋朝制度更加详备。
【三通名句】
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
解读:要以富强国家、安顿民生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是杜佑写《通典》的原因,他不希望再发生安史之乱的事情,于是著书立说,以警后世。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有心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崇拜正直的人,厌恶卑鄙的人。
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
解读:要想让国家变得合乎礼治,就要先进行教化,但是教育要有一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解决人民的温饱。杜佑的《通典》序篇中,把政治建立在人民能够温饱的基础上。杜佑希望皇帝要从富足人民的生活上下工夫,只有让普通老百姓没有基本生活的忧虑,才能进一步提高素质。
有志于经邦稽古者,或有考焉。
解读:想要治理国家或者研究文献的人,或许可以拿来参考。这是马端临写《文献通考》的原因,平民百姓也能成为经邦稽古的人。
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杨雄。
解读:郑樵喜欢写文章,但是不讲究华丽的辞藻,自认为不比西汉的刘向、杨雄这些大学问家差。郑樵是一个很孤傲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花了20年的时间才写完《通志》,梁启超也称赞他是难得的博学之人。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解读:录取读书人不问他的家庭情况,婚嫁联姻不问对方的门第背景。这是郑樵记录的宋代人的社会习俗,可见当时的风气已经很开阔,如同现在的自由考试、自由恋爱一样。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就是在这些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来的。
【三通故事】
厚积薄发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这三本书,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才酝酿成熟的。
《通典》的修撰用了整整35年的时间,由于杜佑是一个地方官,他对政治有更深刻的体会,但是这并没有使他急于求成,反而让他更加细心体会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的得失,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政策提供指导。
《通志》的作者郑樵,从16岁开始谢绝人事闭门读书,他没有参加过科举,无心于官场,自己一个人住在深深的夹漈山中读书、讲学30年,所以人称他为夹漈先生。郑樵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代表,他坚持了50年,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血之作。
而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从他34岁一直写到54岁,是一部凝聚了20年心血的作品。
十通
唐代杜佑编写了《通典》一书之后,历代学者也开始效仿他专门写政治制度方面的书。此后宋郑樵撰《通志》,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三本书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合称为“三通”。清乾隆时,政府又组织修撰了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其中最有价值的还是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读尽天下八分书
《通志》的作者郑樵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读书人,他从小就想要读尽古今书,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16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了。自此之后,郑樵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家贫无书可读的时候,他就和哥哥郑厚背着包袱,去四方的藏书人家中求借书读,读完了就离开。
郑樵也经常深入山间田野,拜农夫为师,在他的书中,就有专门讲植物和动物的部分。
夹漈山上郑樵碑文
郑樵年轻的时候经历了“靖康之耻”,当他看到宋朝受到北方金兵的侵犯,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候,立即和郑厚一起联名上书,希望他们能为国家效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愿望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视。
南宋时期,剩下的半壁江山也摇摇欲坠,哥哥郑厚在悲观失望的同时,参加科举,走上了仕途。而郑樵不愿下山应试,留在夹漈山中著书,研究国家存亡的根本。
但是朝廷是不允许私人修史,郑樵著《通志》属于违法行为,也成了他的生活负担,没有朝廷的资助,这部书很难成功。郑樵独自一个前往东南各地借书。三年之后,就有人称颂他“惟有莆陽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综合性的书,但是专门讲某一个领域的书不多。在政治上,有一套“三通”,是历来学习古代政治制度必不可少的参考。到底是哪三通呢?
“三通”指的是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和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通典》记载自上古至唐代宗时期历代典制的沿革,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对唐代的制度叙述尤为详荆
《通志》是南宋郑樵独自编撰的,从上古到隋唐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略、列传五部分。他在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本五略上有很大的创造,使他的书独树一帜。
《文献通考》为元代马端临撰,从上古至宋宁宗时期历代典制沿革,内容详细全面,有田赋、钱币、户口、选举、学校、宗庙、乐、兵、刑等二十四门。除承接《通典》外,并采取当时人的论议和其他文献等,内容比《通典》丰富,所记宋朝制度更加详备。
【三通名句】
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
解读:要以富强国家、安顿民生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是杜佑写《通典》的原因,他不希望再发生安史之乱的事情,于是著书立说,以警后世。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有心人,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崇拜正直的人,厌恶卑鄙的人。
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
解读:要想让国家变得合乎礼治,就要先进行教化,但是教育要有一个基本的条件,那就是解决人民的温饱。杜佑的《通典》序篇中,把政治建立在人民能够温饱的基础上。杜佑希望皇帝要从富足人民的生活上下工夫,只有让普通老百姓没有基本生活的忧虑,才能进一步提高素质。
有志于经邦稽古者,或有考焉。
解读:想要治理国家或者研究文献的人,或许可以拿来参考。这是马端临写《文献通考》的原因,平民百姓也能成为经邦稽古的人。
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杨雄。
解读:郑樵喜欢写文章,但是不讲究华丽的辞藻,自认为不比西汉的刘向、杨雄这些大学问家差。郑樵是一个很孤傲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很勤奋的人。他花了20年的时间才写完《通志》,梁启超也称赞他是难得的博学之人。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解读:录取读书人不问他的家庭情况,婚嫁联姻不问对方的门第背景。这是郑樵记录的宋代人的社会习俗,可见当时的风气已经很开阔,如同现在的自由考试、自由恋爱一样。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就是在这些只言片语中流露出来的。
【三通故事】
厚积薄发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这三本书,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才酝酿成熟的。
《通典》的修撰用了整整35年的时间,由于杜佑是一个地方官,他对政治有更深刻的体会,但是这并没有使他急于求成,反而让他更加细心体会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的得失,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政策提供指导。
《通志》的作者郑樵,从16岁开始谢绝人事闭门读书,他没有参加过科举,无心于官场,自己一个人住在深深的夹漈山中读书、讲学30年,所以人称他为夹漈先生。郑樵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代表,他坚持了50年,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血之作。
而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从他34岁一直写到54岁,是一部凝聚了20年心血的作品。
十通
唐代杜佑编写了《通典》一书之后,历代学者也开始效仿他专门写政治制度方面的书。此后宋郑樵撰《通志》,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三本书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合称为“三通”。清乾隆时,政府又组织修撰了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其中最有价值的还是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读尽天下八分书
《通志》的作者郑樵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读书人,他从小就想要读尽古今书,精通《六经》和诸子百家。16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了。自此之后,郑樵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家贫无书可读的时候,他就和哥哥郑厚背着包袱,去四方的藏书人家中求借书读,读完了就离开。
郑樵也经常深入山间田野,拜农夫为师,在他的书中,就有专门讲植物和动物的部分。
夹漈山上郑樵碑文
郑樵年轻的时候经历了“靖康之耻”,当他看到宋朝受到北方金兵的侵犯,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候,立即和郑厚一起联名上书,希望他们能为国家效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愿望一直得不到朝廷的重视。
南宋时期,剩下的半壁江山也摇摇欲坠,哥哥郑厚在悲观失望的同时,参加科举,走上了仕途。而郑樵不愿下山应试,留在夹漈山中著书,研究国家存亡的根本。
但是朝廷是不允许私人修史,郑樵著《通志》属于违法行为,也成了他的生活负担,没有朝廷的资助,这部书很难成功。郑樵独自一个前往东南各地借书。三年之后,就有人称颂他“惟有莆陽郑夹漈,读尽天下八分书”。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