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其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唱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话,就出自《论语》的第一篇《学而》。开幕式上,那些头戴长冠,手持竹简,宽衣长袖的儒生,也是模仿当年摇头晃脑地吟诵《论语》的儒生;而他们手中的竹简,就是孔子曾经“韦编三绝”的“韦编”,上面就是用毛笔竖排书写的《论语》。
《论语》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记录老师孔子的一些善言的书。据国学家考证,《论语》不是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面完成的,而是不同的人先后完善而成,最后成书在战国初期,据今天已经有两千四百年了。
【论语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温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可以和我讨论学问,这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这是《论语》首篇《学而》中的话。宋代的大学问家朱子分析说,《论语》将学习放在书的开篇,就是让大家明白,学习是一切的基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读:学习但不思考,或者思考而不学习,都会变得迷惑、懈担孔子主张学与思不能偏废,只有学思结合,方可成为有学识、有道德之人。《论语》中多处言及学的重要,也有多处言及思的重要,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的,但总体强调应将学与思适当地结合起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态度才是明智的。这是孔子告诉子路如何求知时说的,这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文化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毕竟有限,总有不懂之处,故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不足,不断学习,这才是明智之举。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读:孔子主张博学,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这里的“文”主要指文献典籍,“行”主要指德行,“忠”指尽己,对人尽心竭力,“信”指诚实。孔子在教学中让弟子博学于文,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注重德行,加强品行修养;主忠信,做到待人忠诚笃厚,与人坚守信约。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读:早上明白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君子的信仰,也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孔子主张“士志于道”,要在寻求人生的大道上面努力,而不是只关心吃饭穿衣这样的事情;还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必须首先修养完善自身,才可能将道发扬光大;反之,只是以道来粉饰自身,哗众取宠,就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读:三个人当中,必然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学习他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就在自己身上加以改正。孔子学无常师,经常随时随地虚心求教,他向老子学习过,也向路上的孩童请教过。他不仅要以正面的优秀的人为师,而且以不如自己的人为师,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就赶紧改正。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读:智慧的人不会感到迷惑,宅心仁厚的人不会总是担忧,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孔子觉得这三条他都没能做到,但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解读:天下的人,都可以称作是兄弟。当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而唯独自己没有兄弟时,子夏劝慰说你不要担心自己是个独生子,只要你对人有礼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想要“四海之内皆兄弟”首先要自己做到对人有礼,处事恭敬没有偏颇,也就是“恭而有礼”。
礼之用,和为贵。
解读: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但不论小事大事,若一味追求和谐,不以礼来加以节制,也就不可能行得通。在此,既强调礼的运用要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无原则地进行调和,而要以礼节制之。这与孔子的中和理念是一致的。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也是出自这里,但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不追究,而是要按照礼来。
【论语故事】
君子不会走投无路
孔子带着学生到处讲学,有一次,被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接连七天不能烧火做饭,大家都又累又饿,但是孔子仍然在屋里抚琴唱歌。
弟子颜渊正在择野菜,听到同学子路、子贡说:“老师两次被从鲁国驱逐出来,隐退到了卫国,后来到宋国讲学的时候,差点儿被人砍倒的大树压死,还曾经在周地进退两难,现在又被围困在这里了。那些要害咱们老师的人还在逍遥法外,也没有人来替我们说句公道话。这种时候,老师还在抚琴唱歌,君子难道就这样不把羞耻当回事吗?”
颜渊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就进去直接问孔子。孔子把琴推到一边,长叹一声说:“仲由(子路)和端木赐(子贡),看问题太短浅了。你去把他们叫进来,我跟他们说说。”
子路和子贡进来了。子路愤愤不平地说:“像我们这样在天下传道,却遭受这样的困境,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了!”
孔子说:“怎么这么说呢?君子能够通达道义就叫做‘通’(左右逢源),不能通达道义才叫做‘穷’(走投无路)。现在,我孔丘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遇到忧患,是因为我坚持仁义之道。如果因为遇到忧患就放弃仁义之道,还能算君子吗?既然有君子之道,就不能说是走投无路。”
子路和子贡认真地听着,颜渊在一旁默默地听着。
孔子接着说:“你们看到那些松树和柏树了吗?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霜雪多么凌厉,都是常青不谢。现在我们在陈蔡之间遇到了阻碍,从而可以考验自己是否能坚持住道德仁义,这是一种幸运埃。”
说完,孔子又把琴拿过来,继续抚琴,子路也明白了老师的心意,高兴地拿起盾牌随着节拍跳起舞来。
子贡感慨地说:“原来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有道义才能上薄云天,有修养才能承载一切啊!”颜渊把孔子的话牢牢记在心上,琢磨着如何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有多大的威力呢?历史上有一个人只读了半部《论语》,就敢说自己可以治理天下了。这个人就是宋代的丞相赵普。
赵普原先是赵匡胤手下的官。赵匡胤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事情,赵普也参与了,可以说是皇帝很好的朋友。赵匡胤做了皇帝,将国号改为宋,史称宋太祖。后来,赵普又跟随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这样的人当宰相不恰当。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不相信。”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本。我只是将这本《论语》从头到尾都读熟、读透。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使天下太平。”后来,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就这样,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唱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话,就出自《论语》的第一篇《学而》。开幕式上,那些头戴长冠,手持竹简,宽衣长袖的儒生,也是模仿当年摇头晃脑地吟诵《论语》的儒生;而他们手中的竹简,就是孔子曾经“韦编三绝”的“韦编”,上面就是用毛笔竖排书写的《论语》。
《论语》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记录老师孔子的一些善言的书。据国学家考证,《论语》不是一个人在一个时期里面完成的,而是不同的人先后完善而成,最后成书在战国初期,据今天已经有两千四百年了。
【论语名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温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可以和我讨论学问,这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这是《论语》首篇《学而》中的话。宋代的大学问家朱子分析说,《论语》将学习放在书的开篇,就是让大家明白,学习是一切的基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读:学习但不思考,或者思考而不学习,都会变得迷惑、懈担孔子主张学与思不能偏废,只有学思结合,方可成为有学识、有道德之人。《论语》中多处言及学的重要,也有多处言及思的重要,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的,但总体强调应将学与思适当地结合起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态度才是明智的。这是孔子告诉子路如何求知时说的,这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文化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毕竟有限,总有不懂之处,故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不足,不断学习,这才是明智之举。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读:孔子主张博学,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这里的“文”主要指文献典籍,“行”主要指德行,“忠”指尽己,对人尽心竭力,“信”指诚实。孔子在教学中让弟子博学于文,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注重德行,加强品行修养;主忠信,做到待人忠诚笃厚,与人坚守信约。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读:早上明白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君子的信仰,也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孔子主张“士志于道”,要在寻求人生的大道上面努力,而不是只关心吃饭穿衣这样的事情;还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必须首先修养完善自身,才可能将道发扬光大;反之,只是以道来粉饰自身,哗众取宠,就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读:三个人当中,必然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学习他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就在自己身上加以改正。孔子学无常师,经常随时随地虚心求教,他向老子学习过,也向路上的孩童请教过。他不仅要以正面的优秀的人为师,而且以不如自己的人为师,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就赶紧改正。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读:智慧的人不会感到迷惑,宅心仁厚的人不会总是担忧,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孔子觉得这三条他都没能做到,但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解读:天下的人,都可以称作是兄弟。当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而唯独自己没有兄弟时,子夏劝慰说你不要担心自己是个独生子,只要你对人有礼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想要“四海之内皆兄弟”首先要自己做到对人有礼,处事恭敬没有偏颇,也就是“恭而有礼”。
礼之用,和为贵。
解读: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但不论小事大事,若一味追求和谐,不以礼来加以节制,也就不可能行得通。在此,既强调礼的运用要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无原则地进行调和,而要以礼节制之。这与孔子的中和理念是一致的。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也是出自这里,但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不追究,而是要按照礼来。
【论语故事】
君子不会走投无路
孔子带着学生到处讲学,有一次,被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接连七天不能烧火做饭,大家都又累又饿,但是孔子仍然在屋里抚琴唱歌。
弟子颜渊正在择野菜,听到同学子路、子贡说:“老师两次被从鲁国驱逐出来,隐退到了卫国,后来到宋国讲学的时候,差点儿被人砍倒的大树压死,还曾经在周地进退两难,现在又被围困在这里了。那些要害咱们老师的人还在逍遥法外,也没有人来替我们说句公道话。这种时候,老师还在抚琴唱歌,君子难道就这样不把羞耻当回事吗?”
颜渊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就进去直接问孔子。孔子把琴推到一边,长叹一声说:“仲由(子路)和端木赐(子贡),看问题太短浅了。你去把他们叫进来,我跟他们说说。”
子路和子贡进来了。子路愤愤不平地说:“像我们这样在天下传道,却遭受这样的困境,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了!”
孔子说:“怎么这么说呢?君子能够通达道义就叫做‘通’(左右逢源),不能通达道义才叫做‘穷’(走投无路)。现在,我孔丘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遇到忧患,是因为我坚持仁义之道。如果因为遇到忧患就放弃仁义之道,还能算君子吗?既然有君子之道,就不能说是走投无路。”
子路和子贡认真地听着,颜渊在一旁默默地听着。
孔子接着说:“你们看到那些松树和柏树了吗?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霜雪多么凌厉,都是常青不谢。现在我们在陈蔡之间遇到了阻碍,从而可以考验自己是否能坚持住道德仁义,这是一种幸运埃。”
说完,孔子又把琴拿过来,继续抚琴,子路也明白了老师的心意,高兴地拿起盾牌随着节拍跳起舞来。
子贡感慨地说:“原来我真的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啊!有道义才能上薄云天,有修养才能承载一切啊!”颜渊把孔子的话牢牢记在心上,琢磨着如何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有多大的威力呢?历史上有一个人只读了半部《论语》,就敢说自己可以治理天下了。这个人就是宋代的丞相赵普。
赵普原先是赵匡胤手下的官。赵匡胤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事情,赵普也参与了,可以说是皇帝很好的朋友。赵匡胤做了皇帝,将国号改为宋,史称宋太祖。后来,赵普又跟随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这样的人当宰相不恰当。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不相信。”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本。我只是将这本《论语》从头到尾都读熟、读透。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使天下太平。”后来,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就这样,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