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其派】
孔子、墨子他们几乎都是在说人要懂得自我约束,但人的自觉性是不稳定的,如何来保证社会的秩序、保证大部分人的生活呢?于是人们就想到了法律。
历史学者都认为,虽然中国历来强调儒家学说,讲究礼义忠信,但是直接起到让国家长治久安作用的,还是要靠严明的法律及其强有力的执行措施,这就是先秦法家学派所主张的“法治”。韩非子就是其代表者。韩非子是“帝王之学”的创始者。
韩非子出生在战国七国之中最弱小的韩国,是贵族子弟。他曾与李斯同学,跟着荀子学习。但是韩非子的思想不同于荀子。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主张清简无为,君臣各司其职。
目睹了韩国的日趋衰弱,韩非子曾多次向韩王进谏,希望韩王变法图强,但始终都未被采纳。失望的他写了《孤愤》、《五蠹(音杜)》、《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文章,详细说明了他的法治思想。
虽然在生活中他有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郭沫若曾将他与战国其他名人对比,说“孟文犀利,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文峻峭,各有千秋”。今天所存的《韩非子》一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他本人的文章。
【韩非子名句】
自胜谓之强,自见谓之明。
解读: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韩非子说话结巴,所以他不善和别人争辩,他自知说话方面自己没有口才,不如著书立说,下笔成文。这可以说他是“明”的。他多次劝诫韩国国君,但是得不到重用,后来他放弃了自己的家乡韩国,到秦国。能够超越这种狭隘的国家观念,为大统一做准备,先要超越自己的私人情感。这可以说他是“强”的。清朝的名臣曾国藩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做人最终的就是“明、强”。韩非子的观念一直流传了几千年,今天也依然是有价值的人生参考。
道私则乱,道法则治。
解读:以个人为道就会混乱,以法律为道就会秩序井然,太平无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让每一个部件有序运转的润滑油。国家的法律越是明细权威,社会的情况也就越容易得到控制。
善张网者引其纲。
解读:善于撒网捕鱼的人,总是抓着网的主要绳撒开。做事情也要抓住主要问题,不要把精力放在细枝末节上。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解读:几千丈的大堤,会因为小小的蚂蚁洞而崩溃。比喻要防微杜渐,不要因为小事情而造成大的失误。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解读:不能戳破的盾牌与无所不穿的长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不然就是自相矛盾了。说话办事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就很容易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去好去恶,明臣见素。
解读:君王不表现出自己的喜好,也不表现出自己的厌恶之处,臣子们就能表现出自己的真实面目了。上有所好,下必校之。所以领导者应该慎重自己的言行,而臣子也应该直言不讳,才是君臣之义。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解读:袖子长舞蹈起来就很好看,资金多运营起来就顺利。有一个好的条件,做起事情来就得心应手。
诚有功,虽疏贱必赏;诚有过,虽近爱必诛。
解读:确实有功劳的话,就算是平时疏远、身份低贱的人也要奖赏;确实有过错的话,就算是和自己关系好、又非常喜欢的人也要惩罚。“法不阿贵”,只有赏罚分明,才能保证法律的权威。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解读:家族有固定的产业,赶上饥荒的时候也不会挨饿;国家有严格的法律,就算面临危险也不会亡国。法律是保护国家的工具,如果法律没有了价值,社会就会失去公正,也就危险了。
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
解读:做工的人老是改变自己的行业就做不出成绩来,任何成就都是积累而成的,如果总是朝三暮四,缺乏耐心积累,就很难有所成绩。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解读:和氏璧不用五彩来装扮,自有一种神韵。保持自身的淳朴之质,才是美的根本。
【韩非子故事】
身虽裂,名犹存
韩非子在故乡韩国得不到重用,后来就到了商鞅改革的国家秦国。秦王读了韩非子的《孤愤》、《五蠹》之后,非常赞赏他的观点,感叹着说:“嗟乎!要是我能够见到这个作者,与他一起打天下,就是死也心甘情愿埃”秦王嬴政对韩非子可谓推崇备至,仰慕至极。
后来秦王问大臣李斯:“这文章是谁写的?”李斯告诉他是韩非子的著作。为了见到韩非子,秦王下令马上攻打韩国。本来韩王是不重用韩非子的,但大战迫在眉睫,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子出使秦国。秦王见到韩非子非常高兴,但是没有马上重用他。
韩非子曾劝秦始皇,先伐赵再伐韩,但却因此遭到秦国大臣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害怕秦王偏信韩非子后,自己的地位不保,就诋毁韩非子想徇私情来救韩国。秦王也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就下令将韩非子打入大牢听候审讯。
妒忌心重的李斯派人给韩非子送去了毒药,逼着他自杀。韩非子本来想在秦王面前说清自己的想法,可没有机会了,于是服毒自杀了。
这边的秦王,在韩非子入狱之后就后悔了,但是等他下令赦免韩非的时候,韩非子已经命丧黄泉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秦王最终采纳了他的思想。
孔子、墨子他们几乎都是在说人要懂得自我约束,但人的自觉性是不稳定的,如何来保证社会的秩序、保证大部分人的生活呢?于是人们就想到了法律。
历史学者都认为,虽然中国历来强调儒家学说,讲究礼义忠信,但是直接起到让国家长治久安作用的,还是要靠严明的法律及其强有力的执行措施,这就是先秦法家学派所主张的“法治”。韩非子就是其代表者。韩非子是“帝王之学”的创始者。
韩非子出生在战国七国之中最弱小的韩国,是贵族子弟。他曾与李斯同学,跟着荀子学习。但是韩非子的思想不同于荀子。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主张清简无为,君臣各司其职。
目睹了韩国的日趋衰弱,韩非子曾多次向韩王进谏,希望韩王变法图强,但始终都未被采纳。失望的他写了《孤愤》、《五蠹(音杜)》、《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文章,详细说明了他的法治思想。
虽然在生活中他有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郭沫若曾将他与战国其他名人对比,说“孟文犀利,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文峻峭,各有千秋”。今天所存的《韩非子》一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他本人的文章。
【韩非子名句】
自胜谓之强,自见谓之明。
解读: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韩非子说话结巴,所以他不善和别人争辩,他自知说话方面自己没有口才,不如著书立说,下笔成文。这可以说他是“明”的。他多次劝诫韩国国君,但是得不到重用,后来他放弃了自己的家乡韩国,到秦国。能够超越这种狭隘的国家观念,为大统一做准备,先要超越自己的私人情感。这可以说他是“强”的。清朝的名臣曾国藩在他的日记中写到,做人最终的就是“明、强”。韩非子的观念一直流传了几千年,今天也依然是有价值的人生参考。
道私则乱,道法则治。
解读:以个人为道就会混乱,以法律为道就会秩序井然,太平无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让每一个部件有序运转的润滑油。国家的法律越是明细权威,社会的情况也就越容易得到控制。
善张网者引其纲。
解读:善于撒网捕鱼的人,总是抓着网的主要绳撒开。做事情也要抓住主要问题,不要把精力放在细枝末节上。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解读:几千丈的大堤,会因为小小的蚂蚁洞而崩溃。比喻要防微杜渐,不要因为小事情而造成大的失误。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解读:不能戳破的盾牌与无所不穿的长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不然就是自相矛盾了。说话办事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就很容易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去好去恶,明臣见素。
解读:君王不表现出自己的喜好,也不表现出自己的厌恶之处,臣子们就能表现出自己的真实面目了。上有所好,下必校之。所以领导者应该慎重自己的言行,而臣子也应该直言不讳,才是君臣之义。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解读:袖子长舞蹈起来就很好看,资金多运营起来就顺利。有一个好的条件,做起事情来就得心应手。
诚有功,虽疏贱必赏;诚有过,虽近爱必诛。
解读:确实有功劳的话,就算是平时疏远、身份低贱的人也要奖赏;确实有过错的话,就算是和自己关系好、又非常喜欢的人也要惩罚。“法不阿贵”,只有赏罚分明,才能保证法律的权威。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解读:家族有固定的产业,赶上饥荒的时候也不会挨饿;国家有严格的法律,就算面临危险也不会亡国。法律是保护国家的工具,如果法律没有了价值,社会就会失去公正,也就危险了。
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
解读:做工的人老是改变自己的行业就做不出成绩来,任何成就都是积累而成的,如果总是朝三暮四,缺乏耐心积累,就很难有所成绩。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解读:和氏璧不用五彩来装扮,自有一种神韵。保持自身的淳朴之质,才是美的根本。
【韩非子故事】
身虽裂,名犹存
韩非子在故乡韩国得不到重用,后来就到了商鞅改革的国家秦国。秦王读了韩非子的《孤愤》、《五蠹》之后,非常赞赏他的观点,感叹着说:“嗟乎!要是我能够见到这个作者,与他一起打天下,就是死也心甘情愿埃”秦王嬴政对韩非子可谓推崇备至,仰慕至极。
后来秦王问大臣李斯:“这文章是谁写的?”李斯告诉他是韩非子的著作。为了见到韩非子,秦王下令马上攻打韩国。本来韩王是不重用韩非子的,但大战迫在眉睫,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子出使秦国。秦王见到韩非子非常高兴,但是没有马上重用他。
韩非子曾劝秦始皇,先伐赵再伐韩,但却因此遭到秦国大臣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害怕秦王偏信韩非子后,自己的地位不保,就诋毁韩非子想徇私情来救韩国。秦王也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就下令将韩非子打入大牢听候审讯。
妒忌心重的李斯派人给韩非子送去了毒药,逼着他自杀。韩非子本来想在秦王面前说清自己的想法,可没有机会了,于是服毒自杀了。
这边的秦王,在韩非子入狱之后就后悔了,但是等他下令赦免韩非的时候,韩非子已经命丧黄泉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秦王最终采纳了他的思想。
展开全文